脱贫攻坚是一场考验意志力的苦战和鏖战。乌兰浩特市委、政府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机制,加强驻村帮扶日常管理,推进脱贫攻坚超常规落地生根。

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乌市的扶贫队员和驻村第一书记迅速奔赴全市脱贫主战场和攻坚第一线,深入各嘎查村和贫困户家中,将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到了每一个贫困家庭,将党的温暖送到每一个贫困户的心中。

几年来,这些奋战在扶贫前线的驻村第一书记、帮扶队员,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点燃脱贫攻坚的燎原之势。

择优——好钢用在刀刃上

脱贫攻坚要决战决胜,帮扶干部是决战先锋。乌市采取“市级领导包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等举措,形成了“一村一策一部门、一户一法一干部”的帮扶工作局面。

为确保驻村工作队人数够用,派驻80个帮扶单位,选派61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22名帮扶队员驻村开展工作。区、盟、市、镇四级,共计派出2700名帮扶干部开展帮扶工作,确保每个村至少有5名干部驻村帮扶,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名干部帮扶,形成了“村村有部门包,户户有干部帮”的大扶贫格局。同时,为确保驻村工作队素质够高,乌市坚持择优选择和精准培育,把优秀的后备干部和对农村工作有经验、有方法、有热情,掌握帮助农民致富技术的人选派到驻村工作队,把排名靠前、准备提拔重用的后备干部选聘为驻村第一书记,并保持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相对稳定,直至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才可脱钩。

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广大驻村干部用心丈量民情,用爱传递真情,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苦干、实干给贫困村带来了崭新气象,注入勃勃生机。

施压——响鼓仍需重槌

为了压实责任,形成上下用力、协调配合、统筹推进的合力,乌市将脱贫攻坚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确保考核方法管用。进一步完善《乌兰浩特市嘎查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和《驻村干部考评办法》,注重强化平时考核及部门、镇双重管理,驻村干部的党组织关系转至嘎查村,由镇党委、政府负责日常考勤管理;市委、政府采取拉练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考核脱贫成效和群众满意度。

科学的考评机制有效传导了压力。几年来,广大帮扶干部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帮扶工作一天不完成,工作队员一个不撤出;扶贫产业一天不见效,帮扶工作一天不松手;贫困户一天不脱贫,帮扶责任人一直不脱钩。                      

磨砺——真金不怕火炼

乌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识别和使用干部的前沿阵地,真正拿出 *** 带着 *** 干、 *** 做给 *** 看,有为才有位、不作为就让位的“狠劲儿”。

几年来,共85名干部被盟委、市委提拔任用,占全市提拔任用干部的46.7%。不论部门、资历,只要政治坚定、脱贫实绩突出就能获得任用,这样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动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了驻村帮扶精准滴灌的“管道”作用。紧紧围绕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广大帮扶干部依托自身优势,因村制宜,对症施策,努力挖掘发展潜力,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瞄准最需要帮扶的人,办好最应该解决的事。几年来,乌市把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作为检验扶贫成效的最高标准,以帮扶工作的精准度,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以干部帮扶的责任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数据最有说服力。乌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91户、4850人,已脱贫2189户、4337人,未脱贫202户、513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6.6%下降到0.66%;脱贫人口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3332 *** 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531元,收入与增幅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1个重点贫困嘎查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并于今年7月27日正式退出自治区贫困旗县。

招标信息-订阅推送

微信扫一扫

按需订阅推送最新项目

全国拟在建工程项目查询

免费查看项目进展信息及关键人联系方式